三国是上承东汉、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,分为曹魏、蜀汉、东吴三个政权。因为《三国演义》的问世,三国作为一个战乱频仍的历史时期,其话题性是任何一个其他朝代所无法企及的。这一时期降生了许多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,也造就了许多家喻户晓的成语。
魏国望梅止渴:比喻愿望无法实现,用梦想慰藉自己。天气炎热,曹操领导的士兵口渴难耐。
曹操站在山道上指着前面遥远的地方说:“前有大梅林”,于是士兵争先恐后地前进。如嚼鸡肋:比喻对事情的兴趣不大或少有实惠。曹操发兵汉中时感应进退维谷,晚上用饭时曹操便随口说了两个字:“鸡肋”。
杨修知道了,便叫士兵收拾行装。不久,曹操果真下令班师还朝。“人惊问修何以知之,修曰:’夫鸡肋,弃之如惋惜,食之无所得。
”七步之才:比喻人有才气,文思敏捷。曹丕登位后, 命弟弟曹植在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来。
曹植果真在七步之内做出诗。曹丕也受此诗所感,放了曹植。“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,不成者行大法;应声便为诗曰:'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为汁;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;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:野心很是显着,为人所共知。司马昭是三国时魏臣,继其父司马懿及其兄司马师之后,继续生长司马家族的势力,权倾朝野,时刻想取代魏主曹髦。
“司马昭之心,路人所知也。吾不能坐受废辱,今日当与卿[等]自出讨之。”蜀国桃园结义:指有配合志向的人结拜为弟兄。
刘备、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,为了配合干一番大事业的目的,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园林,举酒结义,对天盟誓,有福同享,有难同当。三顾茅庐:形容求贤若渴。
也用来指恳切诚意一再邀请。刘备带着上将关羽、张飞,三次到南阳隆中诸葛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。“先帝不以臣鄙俚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。
”刮骨疗毒:就是将深入骨头的毒液用刀刮除,到达治疗的目的。也比喻意志坚强的人。
华佗为关羽受伤的手臂刮骨疗毒,关羽正在和诸位将领围坐在一起喝酒,手臂鲜血淋漓,都漫出盛血的盘子了,可是关羽却割肉喝酒,谈笑如常。“矢镞有毒,毒入于骨,当破臂作创,刮骨去毒,然后此患乃除耳。”身在曹营心在汉: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,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。
一种说法是:关羽和刘备走散后,被曹操留在营中,曹操却对关羽恩礼很是,但关羽却系念刘备,厥后得知刘备在袁绍处,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刘备身边。另一种说法是:曹操征召徐庶到许昌,由于其母在曹操手上而徐庶又是一个重孝之人不得不从,便脱离刘备追随曹操。身在曹营却不为曹操出谋划策。
过五关斩六将:比喻英勇无比或下刻意克服重重难题,含褒义。关羽得知刘备的消息后,连过曹操五个关卡,斩了六员上将才挣脱曹操投奔刘备。
单人独马:泛指一小我私家冒险赴约,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。赤壁之战前,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。“肃邀羽相见,各驻戎马百步上,但请将军单人独马。”舌战群儒:指同许多人辩说,并批驳对方。
诸葛亮在同盟孙权反抗曹操的历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种种责难,但最后都被一一化解,驳得对方哑口无言。草船借箭:运用智谋,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到达自己的目的。
诸葛亮使用大雾天,加上曹操多疑的性格,调了几条草船诱敌,终于借足十万支箭,立下奇功。万事俱备只欠东风: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,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。赤壁之战时期,周瑜定计火攻曹操,做好了一切准备,突然想起不刮东风无法胜敌。
“孔明索纸笔,屏退左右,密书十六字曰:欲破曹公,宜用火攻;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。”一身是胆:形容胆子大,无所畏惧。刘备和曹操在汉水一带征战,赵云带了几名骑兵赶去营救遭遇匿伏的黄忠,最终取得大胜。第二天刘备前来视察,夸奖赵云“一身是胆”。
“先主明旦自来,至云营围视昨战处。曰:‘子龙一身都是胆也!’”大意失荆州: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导致失败或造成损失,有粗心大意、自满轻敌的意思。诸葛亮派关羽镇守荆州。
关羽发兵攻打曹操,孙权乘虚而袭荆州,导致荆州失陷。作奸犯科:为非作歹,冒犯法律。诸葛亮在北伐前夕给后主刘禅写《前出师表》希望他整顿朝纲,将作奸犯科者严惩以牢固政治权利。“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,宜付有司论其刑赏。
”七擒七纵:比喻运用计谋,使对方心服。三国时,诸葛亮发兵南方,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,放了七次,使他真正服输,不再为敌。“亮笑,纵使更战,七纵七擒,而亮犹遣获。
”全心全意死尔后已:指不辞辛苦,勤勤恳恳,竭尽全力,孝敬出全部精神和气力,一直到死为止。后主刘禅时期,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刘禅写《后出师表》表现自己为国全心全意、死尔后已。
“臣全心全意,死尔后已。”流连忘返:比喻在新情况中获得兴趣,不再想回到原来情况中去。
蜀国被魏国打败后,蜀后主刘禅甘愿宁可为虏不思复国。“问禅曰:‘颇思蜀否?’禅曰:‘此间乐,不思蜀。’”吴国吴下阿蒙:比喻人学识尚浅。
孙权手下名将吕蒙,因为小时候家里贫穷,没有时机上学,读的书很少,所以学识浅薄,见识也不广。厥后发愤苦读,使孙权另眼相看。“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,至于今者,学识英博,非复吴下阿蒙。
”顾曲周郎:泛指醒目音乐戏曲的人,现在已经演酿成对音乐的浏览赞美。听说《长河吟》是周瑜所作。一日女乐弹奏此曲堕落,微醉的周瑜听了出来,并指出女乐弹奏错了。
“瑜少精意于音乐,虽三爵之后,其有阙误,瑜必知之,知之必顾,故时有人谣曰:‘曲有误,周郎顾。’”。
本文来源:澳门人威尼斯官方-www.njdefmc.com